就业创业指导

  •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求职、就业与创新

    来源:湖南大学     发布日期:2020-12-29     浏览量:

    郭俊义,现任央视新闻联播编辑部副制片人。历任报纸、电视媒体采编、策划和管理等岗位。采访代表作有:广东揭阳千人卖血事件、汶川大地震抢救大熊猫等。策划代表作有:感动中国、圆梦行动、“据”说系列大数据新闻等。

    11月29日晚,在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117教室,第七届红枫大学生记者节“媒体人大讲堂”第三期如期举行。讲座一结束,央视新闻联播编辑部副制片人郭俊义就爽快地接受了学院全媒体工作坊记者针对“大学生求职、就业与新闻报道策划如何创新”等相关问题的专访。

    面对挫折学会自我调节

    面对危险牢记安全保障


    郭俊义老师从业25年,从平面媒体到电视媒体,从摄影爱好者到新闻记者再到新闻节目编辑,从地方报纸到央视重要栏目,一路走来,成绩斐然;不仅采写了诸多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更是中国大数据新闻的创始人。令人惊讶的是,这样一位优秀的新闻人竟然是非科班出身。法学专业的他,凭借自己对新闻的热爱,去往报社面试,以一本摄影集敲开了新闻职业的大门。

    在郭俊义老师看来,在25载新闻从业生涯中,并非事事顺遂。郭老师坦言,也曾有新闻已完成却无法发表的经历。“我们所有该采访的都采访了,该做的都做完了。然后在临门一脚快播出的时候稿子被毙掉了。”面对这种情况,生性豁达的郭俊义老师说,“这确实很打击积极性。但是各行各业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不止是我们新闻行业,其他行业像科学家,也有失败的经历啊!”

    那又该怎样处理这种情况呢?郭俊义以劝诫的口吻回答记者,“所以说有时候需要自己调节。在各行各业的职业生涯里一定会有遭受挫折的时候。你们在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挫折教育课,要承受得了挫折。调节好了,可以另起炉灶继续做。”

    新闻记者是一个高危、高压的职业,在采写新闻、报道事件的过程中免不了遇到一些危险。郭老师给我们聊起了他在汶川地震现场做报道时的经历,“我们那时候在震中映秀,大地震已经结束了。但是有时候会有余震,山坡上会有石头掉落。自己要小心一点,听到有石头的声音就躲开,别被砸到了。”

    “怎么去应对精神与身体上的双层考验?”针对记者的播话,郭俊义老师告诉我们“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在恶劣地形徒步五个小时,你没有好的身体素质不行。”

    既然这么危险,我们又为什么要去做呢?记者向郭老师表达了自己的疑惑,“为了取得好的传播效果,有时是要冒一定的生命危险。我觉得这是职业要求也是职业特色。”但是在报道过程中,我们一是要保障自己的安全,同时也不必过于担心,“我们现在法律建设很健全,人身权利都有保障,相关的还有一些政策,保障我们的人身权利。”

    郭俊义老师接受记者采访

    一段自我增值的经历

    一种虚心好学的态度

    了解了郭老师的一部分从业经历,记者又就目前新闻行业对大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向郭老师提出了疑问。郭俊义老师认为,新闻行业一般会对学历有一定的门槛要求,例如中央主要媒体“要求大学本科就读高校是‘211’及以上”,在符合门槛要求的基础上,会更注重工作经验。“因为媒体是一个应用单位。它的内部除了少数像人民日报、新华社还有个别的研究机构研究所之类,这样的媒体才需要像硕士、博士那样的高学历人才。而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崇尚高学历,还是以应用为主。”

    “如果我们本科生在大学期间想去央视实习的话,需要一些什么样的资质呢?”郭俊义老师认为,考虑到大一、大二的学生不仅缺乏专业知识,也缺乏很多社会经验,想去央视实习最好是以毕业生的身份,“作为外地人到北京去,要解决吃住,还有租房子这些现实问题。有个别的同学大一刚离开家,自主的生活、生存能力比较欠缺。所以,我们建议至少是大四。”然而并不仅仅是满足大四的学业要求即可。

    郭俊义老师回忆了以往我院在央视实习的毕业生们的相关情况,温馨提醒即将进入媒体实习毕业班同学:要有基本的工作态度,要勤奋,要虚心好学。除了向老师询问,也要善于向老师学习,还要力所能及地多做事。“像我们有个别同学,坐在这边玩手机,也不去找老师请教,也不去帮忙干活。做事很被动,浪费了自己的机会。不管是在央视、央媒这种大机构还是在地方媒体,都要去主动做事。在日后的工作中,这些经验都用得上。”

    万事开头难

    经验的积累是创新的基础

    郭俊义老师作品“据”说春运

    作为中国大数据新闻的创始人,郭俊义老师在讲座中也着重讲述了这一方面的经历,并以央视“据”说系列新闻为例进行了具体阐述。大数据新闻对于当时的中国新闻界来说,无疑是一个创举,极具创新性与先锋性。当前的大学教育,也极为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大学生自己该怎样培养创新思维及相关能力?

    郭俊义老师提到了“复合型人才”这一概念,他认为,学生们只有多多涉猎,才可能提高本专业学生的自我竞争力。“比如从业数据可视化,除了要有程序的设计知识,还要有统计工作或者金融方面的知识。学生自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补这一块的知识。可以通过自学、通过实习以及修第二学位,也可以通过本科和硕士读不同专业等多种渠道。”

    除此之外,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很多同学都会有疑问:创新到底是什么?创新是不是很难?对于这两个问题,郭老师回答得很简单,却值得我们思考:“创新说难也很难,说简单也简单。简单是因为你跟别人做的不一样,这就是创新。难则是因为之前没做过,万事开头难。你要去做没人做过的,去跟别人做的不一样。”

    那到底该怎样培养创新思维呢?郭老师讲述了自己在做“据”说系列大数据新闻时的经历:“最开始不知道跟谁学,在网上也没有相关资料。人大新闻学院的学界大佬们也没见过。这是创新难的地方。”

    对当时的中国新闻界而言,大数据新闻是一个几乎从未触及的领域,做这方面的新闻确实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老师为什么会想到做这个新闻呢?”记者十分好奇。“它不是我突然想到的,而是和我原来的经历有关联的。我如果之前没有这样的采访经验,我也想不到要怎样做。以前辛苦地跟着‘打工人’去坐‘绿皮车’,去跟踪采访,持续几天几夜,这些经验都是我创新的基础。”

    “经验又怎么来呢?一方面是要多参加活动,丰富经历,另一方面要主动交流,有很多老师都愿意和大家交流,但是如果你就坐在这边等着老师来问你,那就不行了。还有要学习跨专业的知识。我不敢说每个行业我都很专业,但不管是哪行,我至少听得懂,还能和专业人员搭上话,而且还能说到点子上。这些知识能够为你提供一些创新的思路。”

    针对传媒业,郭俊义老师强调:“一方面是在内容上创新,另一方面是在表达方式上创新。可视化也好,传播手段也好,主要就是在这两大方面创新。”在他看来,创新思维,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形成;创新,也不是一时片刻即可成功。创新需要你有超人的耐心和安于付出的恒心。联想到自己曾经的作为,郭老师认为:创新不必刻意为之。新闻之“新”在于创新,思考受众的信息需求,才能生产出真正新鲜的新闻。创新,要留心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将一点一滴的积累成为你的胸中丘壑。

    投稿2(4).jpg

    郭俊义老师作品“据”说春运

                                                 对话|郭“大侠”眼中的“大数据”及新媒体传播

    作为中央电视台“据”说春运、“据”说两会、“据”说APEC等“据”说系列节目的负责人,关于大数据新闻,郭俊义先生在第七届红枫大学生记者节“媒体人大讲堂”第三期的讲座中都有所提及。但关于大数据在融媒体时代更深层次的应用,我们仍然充满好奇。于是,好学的全媒体工作坊记者紧追不舍,与新传学子眼中的“郭大咖”(郭“大侠”)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问:郭老师好!关于大数据,我们还有些问题想向您请教。您刚才提到大数据,但是数据只能告诉我们一些事实,它对群众的日常生活是否有帮助?大数据又是怎么样解决民众的问题的?

    答:数据也有其新闻价值,它有它的重要性、贴近性、趣味性,这些都是它的实用价值。数据能够被挖掘,能找出新闻点。比如春运逆向迁徙,分析数据会发现这种趋势。那么旅客就可以利用这种趋势,很轻松地买到优惠机票。如果没有数据,旅客就会扎堆抢机票,就算抢到了机票也不会有优惠。这些都是跟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

    还有一个案例,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有49名大学生被踩身亡。年轻人觉得去外滩这种上海标志性的景点看元旦灯光表演,度过一个浪漫的跨年夜晚。这种想法很正常。我觉得上海有关部门应该被问责,如果他们能够想到用大数据去预测或者监测人员流量,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事故报告上却说在外滩的民警只能用肉眼观察人多人少,然后再口头给指挥中心汇报人员流量。等到发现人员流量很大的时候,再派人去疏导,惨案已经发生了。所以利用数据不仅能让民众省点钱,甚至还可以保护民众的生命。

    现在还有很多大数据运用到社会管理方面,包括交通的自动化管理。比如说红绿灯。以前它的时间是固定的。但是我们挖掘交通大数据,分析一段时间里交通路段的车流量、人流量,就能够归纳出红灯的时间应该设置为多少。这是一种对大数据的挖掘应用,这样设计的红绿灯会更合理。这些都是跟我们老百姓生活、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并且数据的概念很广,除了刚才讲的单纯的数字,很多画面汇成的也是大数据。比如微博上的智能筛选,就是通过大数据判断包括文字和图片在内的帖子是否违法,在这里大数据就维护了社会秩序。

    问:《主播说联播》是央视新闻近期一个颇受欢迎的栏目,在抖音和B站这些软件上响应很好。但是有的媒体却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一模式。那么应该怎么去真正运用新媒体,促进媒体的深度融合、在新闻生产方面实现根本性转型?

    答:媒体融合确实是这几年经常探讨的问题。不只是传统媒体如广播和电视在整合,新媒体也在融合。它确实需要探索。我个人认为融合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之上的。

    其实还是从我刚才说的那两个方面,内容以及传播方式。内容上要考虑怎样适应新的媒体新的受众。你的目标受众是哪些,使用场景是什么?比如我的目标受众是手机用户。那么使用场景是在家里还是在办公室,还是在路上看。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需求。之后要做一个市场调查,或者受众调查,以确定受众的需求。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要去做受众感兴趣的东西。

    从业务上,现在这个媒体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下,怎么去适应新时代,我觉得要两方面展开来看。内容上吸引大众可以利用大数据,不只是做报道,还能收集舆情,收集用户的画像、需求,业内比较早的例子是今日头条,它通过算法来做一个精确的推送。同样的,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手段去了解我们的受众需求是什么,内容上就更能适合受众的需求。

    关于融合我想说,媒体在融合之后,界限就变得模糊了。人民日报和新华社也做视频了,电台现在可以从抖音、快手直接看现场视频直播了。我们还可以更先进,把新闻切碎,根据大数据来推送以及利用数据可视化的表现形式,采用交互的、情景式的、嵌入式的、体验式的技术手段。但是注意还是要跟内容结合,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以及要适应目标受众。比如VR就要带特殊的眼镜、眼罩,如果使用环境是在网吧、在家里,那是可取的。但是如果是在路上、在办公室或者在其他场景,就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