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下载

  • 专业介绍(WORD)版

    来源:     发布日期:2018-11-30     浏览量:

    船舶工程系各专业介绍

    船舶工程系建立于1999年,下设有船舶工程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船舶舾装工程技术、船舶涂装工程技术、游艇设计与制造、海洋工程技术、船舶检验8个高职专业。其中"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创建于1959年渤海船舶工业学校(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前身)建校之初,作为造船主干专业,培养船舶制造技术技能型人才,始终受到行业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获得重点扶持。专业办学特色鲜明,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2005年被确定为省示范专业,2007年被确定为省品牌专业,2014年被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重点专业。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专业技能,良好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船舶识图与制图、船舶CAD/CAM与生产设计、船舶建造、船舶舾装工程、船舶防腐与涂装、修造船生产管理、船舶建造基础、船舶工程技术基础、修造船英语。

    就业方向:毕业后主要在修造船企业从事船舶制造与修理的各项技术工作,可适应的岗位包括:生产设计员、工艺员、计算机辅助设计员、监造员、质量检验员、船体放样员、装配工等。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室内设计、舱室设计、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生产现场实际操作能力,主要从事室内设计、舱室设计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结构素描、色彩基础、构成设计、工程制图与阴影透视、船舶结构与识图、舱室设计与工艺、室内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室内效果图设计制作、平面设计与制作。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地方和造船企业单位,从事室内设计、组织生产、管理、施工和预算等工作,还可从事舱室设计、施工、管理、工艺定购和预算等工作,以及广告、平面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管理、咨询等岗位。

     

    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具备钢结构构件加工、结构装配焊接、钢结构施工设计、质量检验、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钢结构识图与制图、钢结构制作与安装、钢结构CAD、钢结构防腐与涂装、钢结构规范设计、钢结构施工组织与概预算、专业英语、工程测量。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在造船企业从事船体分段、总段、船台装配、结构安装指导和施工图的绘制、拆图工作,以及工艺审核、制作安装质量监督实施和施工组织编制、吊装方案设计、生产流程管理的工作。

     

    船舶舾装工程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船舶舾装生产设计、舾装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以及生产现场实际操作能力,主要从事船舶舾装作业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船舶舾装工艺、船舶机械与电气安装、船体结构与制图、舾装生产设计、船体装配工艺、船用材料与焊接、修造船英语、工程船舶舾装、船舶钣金工艺、船舶管系工。

    就业方向:可适应的岗位包括:船舶建造师、船舶监造师、船体计调员、舾装计调员、质量检验员、船体工艺员、船舶计算机放样员、船体分段技术员、船体总装技术员、船舶舾装技术员、放样及装配工等。

     

    船舶涂装工程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船舶涂装生产设计、涂装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以及生产现场实际操作能力,主要从事船舶涂装作业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船舶涂装化学、金属腐蚀与防护、船舶防腐与涂装、船舶涂装质量检验与控制、船舶特种涂装、汽车与飞机涂装、涂装专业英语、船舶建造、船舶舾装工艺。

    就业方向:毕业生就业岗位有修造船及钢结构企业金属腐蚀与防护专业、飞机涂装专业、汽车涂装专业的技术工人、车间工艺人员、质量检验人员、施工安全员、工时与材料定额员及涂料公司的技术服务人员等。

     

    游艇设计与制造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游艇设计、建造、修理、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能胜任游艇总体设计、游艇舾装设计、游艇建造及生产组织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及骨干课程:游艇结构与制图、游艇制造工艺、游艇CAD/CAM、游艇三维造型设计、游艇设计、游艇舾装、游艇涂装、游艇设备安装、游艇英语。

    就业方向:面向国内游艇设计与制造企业、游艇俱乐部,从事游艇造型设计员、游艇制造技术员、工艺员、施工管理员、质量检验、服务管理等岗位。

     

    海洋工程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能熟练掌握海洋工程结构物的装配、焊接以及建造技能,具备一定的海洋工程生产设计能力,适应海洋结构物建造、生产施工管理的高素质技能的“工匠”。

    核心课程:海洋工程船舶和平台结构与识图、海洋工程船舶和海洋平台建造工艺、海洋工程船舶和平台CAD/CAM、海洋平台建造基础、专业英语、海洋平台钻井设备、海洋平台检验、海洋工程技术基础、海洋工程船舶和海洋平台防腐涂装、海洋工程船舶及平台建造工程管理。

    就业面向:主要面向海洋工程企业和船舶建造企业,可从事海洋工程结构物和船舶的装配、焊接、质检、精度控制、生产管理和生产设计等工作。

     

    船舶检验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造船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胜任船舶建造检验、焊接质量检验、舾装检验、船体精度控制、实船检验与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船舶结构与识图、船舶建造与修理工艺、船舶建造基础、船舶建造规范与质量标准、船舶检验英语、船舶检测技术、船舶建造精度控制技术、船舶建造质量检验。

    就业去向:毕业后主要面向大中型船舶制造企业和船舶检验单位,从事生产管理、质量检验、无损检测、涂层检查、船体建造精度控制、船舶设备检验、造船材料检验、检验员、安全技术员等工作。

     

    动力工程系各专业介绍

    动力工程系是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主干系之一,共设船舶动力工程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和船舶动力工程技术(船舶管系)5个专业,在校学生1400余人。其中船舶动力工程技术是辽宁省示范专业,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建设专业。动力工程系拥有一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35%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5%以上,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为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够适应船舶修造企业船舶动力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修等工作岗位,从事船舶主机、轴系、辅助机械、船舶管系等方面的设计员、工艺员、质量检验员、调试员等工作的高职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船舶柴油机使用与维护、船舶辅机安装与调试、船舶管系放样与生产、船舶动力装置安装、船机检修技术。

    就业方向:船舶修造企业生产设计员、轮机钳工、船舶管系工、轮机调试员、轮机质检员等工作岗位。主要从事现代船舶轮机设备维修、检验及其工程管理,从事船舶机电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安装与调试等生产与管理工作。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制冷空调行业与船舶行业生产第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内容涵盖制冷装置的维修、冷库与中央空调的设计、制冷设备的运行管理、船舶空冷通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能够从事设备维修与调试、空调工程设计与施工、冷库系统设计等工作岗位。

    核心课程:制冷原理与设备、空调技术、冷库技术、制冷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供热工程。

    就业方向:制冷设备维修与调试相关工作,担任制冷设备维修工;从事中央空调设计与施工工作,担任空调设计师与施工员;从事制冷设备运转记录、管理与故障排除的技术工作,担任冷库或中央空调机房操作员;晋升后可以担任项目经理等工作岗位。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术能力,掌握汽车制造工艺过程和控制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的工艺方法和技巧、汽车营销策划技能、汽车评估鉴定的能力。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主要面向汽车制造厂、汽车维修与检测、汽车营销、汽车保险理赔等行业,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

    核心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钣金与喷涂、汽车营销策划。

    就业方向:车辆制造厂设计、制造技术员、生产岗位质量检验检测技术员;车辆维修岗位维修检验检测技术员;车辆整车、零配件销售技术顾问;车辆定损鉴定、理赔技术员;二手车评估技术员等工作岗位。

     

    轮机工程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符合《STCW78/95公约》马尼拉修正案标准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标准要求,具备甲类船舶轮机员(三管轮)任职资格、并能在海洋运输各事业单位从事轮机操纵、维修和船舶监修、监造、船舶检验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船舶主推进装置、船舶辅机、轮机维护与修理、船舶电气及自动化、轮机英语、船舶管理。

    就业方向:海船轮机管理,船舶企业机务管理,船舶代理企业船舶技术管理,船厂机务管理,船机修理,宾馆、酒店高层办公写字楼设备管理。

     

    船舶动力工程技术(船舶管系)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适应船舶管系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修等工作岗位需要,从事船舶修造企业的船舶管系方面的设计员、工艺员、质量检验员、设备员等工作,具有一定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船舶管系工识图、船舶管路放样软件、船舶管系安装工艺。

    就业方向:各修造船舶企业主要从事船舶管系工、轮机钳工等工作;还可从事管系生产设计、管系及主辅机的安装调试员等工作;也可担任质检员、工艺员和调度员等工作。 

     

    电气工程系各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系是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五大主干系之一, 是国家骨干校央财支持重点建设完成的系部之一, 共设四个专业, 目前在校学生人数为 1358 人。 电气工程系创立于 1959 年, 是交通教职委“船舶电气技术” 主任委员单位。 船舶电气技术专业为辽宁省教改试点专业、辽宁省示范专业;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船舶电气技术专业均为辽宁省品牌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被评为对接产业集群省级示范专业。现有专任教师 36 人( 教授 9 人,副教授及高工 15 人,讲师 11 人),双师型比例教师高达97%, 还建有 70 多人的校外企事业技术专家兼职教师库, 船舶电气技术教学团队为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经验丰富、实力雄厚。

    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专业技能,良好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船舶电站安装与调试;船舶电力拖动;船舶信号系统安装与调试;船舶电气安装与工艺设计。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船舶企业的施工员、调试员、工艺员、质管员、设计员等岗位从事船舶电气施工、调试、工艺设计、质量管理等工作。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能胜任电气自动化相关的岗位,具有从事电气设备(或企业供配电系统)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检修、设计、技术改造及其管理等实际工作本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电子产品设计与调试、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电力传动、现代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电气CAD、自动控制系统维护、计算机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自动检测仪表安装与调试、工厂供电设备应用与维护、电气工艺设计与施工。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船舶企业从事军品、民品船舶供配电系统及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等技术岗位工作。

     

    船舶通信与导航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船舶通信导航相关的基本理论,掌握船舶通导设备的操作、维护、安装及调试,并具有船舶通信系统与导航系统施工工艺设计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船舶导航系统安装与操作、船舶无线电通信系统安装与操作、船舶信号系统安装与调试。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全国各大船厂和各种设计公司、通信建设公司从事通信设备的运行、维修、安装、 调试、系统安装工艺的设计以及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工作。

     

    智能控制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 21 世纪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现代制造业需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备智能控制系统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及技能,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面向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维护、小型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仪表自动化系统、PLC应用技术、工控组态软件与系统、集散控制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造船企业从事军品、民品船舶电气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或到其他行业高新技术企业,从事智能控制系统的研发、制造、安装、调试以及维护工作。

     

    机电工程系各专业介绍

    机电工程系是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系部之一,也是学院在国家骨干校建设及辽宁省示范校建设中的重点建设系部之一。下设有船舶机械工程技术、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港口机械与自动控制、工业机器人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九个专业。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2个,辽宁省品牌专业2个,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教材1本。机电工程系现有教职员工43人,其中专职教师21人,教授5人,副教授13人,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千人层次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积极进取的优良传统,将教学工作作为全系的中心工作,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到核心位置,形成了“严谨治学、从严执教”的教风。

     

    船舶机械工程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能够从事造船、修船、船检、船舶航运企业机务管理以及船舶机电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安装与调试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船舶辅机工艺与加工;船舶动力装置安装调试;船用柴油机设备维修与维护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国内一流的船舶柴油机制造厂、船舶修造厂、柴油机发电厂、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机床制造企业,主要分布在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

     

    数控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匠精神与创新意识、掌握数控技术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应用技术,从事数控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数控编程与加工、数控设备安装调试、检测维修及数控设备营销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数控编程与加工;数控加工工艺编制及实施;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与系统维护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机械制造类企业,从事数控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数控编程与加工、数控设备安装调试、检测维修及数控设备营销等岗位工作。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适应从事机械设计、设备操作、工艺技术及车间管理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普通机床机械零件加工;液压与气压系统拆装维护和调试;金属切削机床结构认知与拆装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军工企业、船舶制造企业及其他机械装备相关企业,从事机械产品的计与制造、装配、维修等工作。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三维建模能力,掌握模具设计和加工知识、具备钳工工艺知识及操作技能、具备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知识及数控铣床操作技能、具备特种加工工艺知识及电加工机床操作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CAD/CAM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机械制造类企业,从事模具钳工、电切削工、数控机床操作工、塑料注塑工、模具设计师等岗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制作及机电一体化技术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胜任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使用、安装、调试、维护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电设备电控与维修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使用、安装、调试、维护工作,从事工业控制、机电设备调试维护及车间管理等岗位。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机电设备生产、安装、调试、维修和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从事机电设备维修和管理工作的高端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机修钳工工艺学、机械设备安装与调试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现代装备制造业企业担任机械、电气设备装配工、安装调试工、维护维修工、售后服务技术员,从事机械加工、机械设备调试、铆装钳工装配、电气设备调试维护及生产车间管理等工作。

     

    港口机械与自动控制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从事港口机械与自动控制专业领域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港口起重机械、港口装卸搬运机械。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各级港口、船舶行业和起重运输设备制造等企业,从事港口起重装卸设备操作与维护、港口机电设备的安装与维护、港务管理、船舶吊运、起重设备制造与维修等岗位。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集成制造及维护维修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工业机器人操作与应用、工业组态及现场总线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工业机器人制造集成企业及工业机器人应用企业,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操作、调试、集成制造、维护维修以及管理与销售等工作。

    材料工程系各专业介绍

    材料工程系下设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材料成形与控制技术(铸造方向)、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四个专业。其中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为国家机械行业特色专业、辽宁省品牌专业、辽宁省示范专业、国家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专业为辽宁省品牌专业。材料工程系培养具备现代先进焊接技术理论和应用技能,具有一专多能、良好的职业意识、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能从事焊接操作、焊接工艺制定、焊接质量检验和焊接生产管理、质量检测、铸造、金属材料和零部件常规热处理生产操作、工艺开发、力学性能检测及金相分析、热处理设备使用及维护、生产管理与组织的高职层次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从事焊接操作、焊接工艺制定、焊接质量检验和焊接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金属学与热处理、熔焊原理、焊接工艺、焊接结构生产、焊接质量检验、焊接结构制作等。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船舶制造、压力容器制造、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大中型国企,从事焊接操作、焊接工艺制定、焊接质量检验和焊接生产管理等工作。

    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无损检测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有理论、会操作、懂工艺、能管理”的无损检测技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金属学与热处理、金相分析、射线检测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表面检测技术等。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全国大中型城市检测中心、船舶制造、压力容器制造、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企业。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铸造)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铸造生产一线工作过程主要岗位的工作要求,具有从事铸造技术、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岗位拓展的后劲的高素质高技能铸造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计算机绘图、金属学与热处理、铸造合金与熔炼、砂型铸造工艺、铸造机械化、特种铸造等。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天津火箭等航空航天、军工等企业,从事质量检验与控制、铸件热处理、模型制造等工作。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适应社会主义发展需要,懂技术、会操作,善管理,并能用现代新技术来改造和提升基础产业中的高技能型专业人才。

    核心课程:材料成型基础、金属力学性能测试、金属学与热处理、热处理设备、热处理质量控制等。

    就业方向:主要就业岗位有机械制造、汽车、航空航天、军事国防、冶金、材料检验及加工等众多领域。主要从事热处理操作、工艺开发、生产调度、设备维护、质量控制、金属材料理化检验等工作

     

    信息工程系各专业介绍

    信息工程系成立于2002年,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专业、师资、科研、人才培养、办学条件与质量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系内现有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动漫制作技术、数字媒体应用设计、软件与信息服务、通信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八个专业。教职工2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2人,硕士学位15人。建有高标准、软硬件一流的专业机房、开发式互联网实训室和多媒体教室。

    2008年开始实施了“2+1”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内知名IT企业实施专业共建,共同制订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校企无缝对接。采取顶岗实习与就业一体化方式,培养“零适应期”毕业生。已在北京、沈阳、大连、秦皇岛等区域建立起了10余个稳定的毕业生实习与就业基地,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高。

    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运用计算机开发语言,遵循软件开发流程和国际流行的软件开发规范,进行软件设计,操作和管理常见数据库并具备一定软件市场营销能力的人才。

    核心课程:软件测试技术与软件质量、Linux操作系统、PHP数据库编程、PHP高级框架、软件应用技术、企业级数据库原理和应用、RIA设计与开发、JavaEE体系及应用技术。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IT企业从事软件初级开发、测试、软件技术支持及软件市场营销等工作。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从事网络操作管理及开发,办公自动化,编制一般应用程序及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等工作,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平面图像处理、网络媒体与网页设计、二维、三维动画设计、素描、三维数码设计、数码媒体创作、影视编辑等。  

    就业方向:面向计算机软件开发、计算机及其网络管理维护、企事业单位办公部门,互联网站建设维护、手机APP开发等职业岗位群。

    动漫制作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从事动画设计和制作,具有较高的艺术素质、审美修养和创意能力,把艺术创意设计与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动画制作与艺术表现技巧有机结合起来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 信息技术基础、桌面出版与印刷、素描、色彩设计构成、多媒体技术、动画概论、基础图案设计、平面动画设计、三维动画设计、MAYA应用、影视后期制作、图像处理等。

    就业方向:主要就业岗位有室内设计师、三维模型设计制作师、动画师、动画特效设计师、插图设计师、影视片头、影视后期制作、广告设计师、教师、网页设计师等。

     

    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人才,适应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需求,能够掌握主流的移动应用平台开发技术,熟悉移动互联网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能力,能够设计移动 Web 网站,熟悉移动互联网业务开发流程和规范,具备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复合型人才。

    核心课程:HTML5网页设计、数据库基础与应用、Java语言程序设计、Android应用开发、Web应用开发技术、移动应用界面设计规范、移动互联网工程设计。

    就业方向:毕业生就业岗位有Android 开发工程师,物联网工程师、移动 Web 开发工程师和移动测试工程师等。

     

    通信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能够从事移动通信领域基本知识及业务应用,掌握移动通信主要技术应用,移动通信设备的基本操作能力;移动终端系统应用开发、维护、单元测试能力;移动通信开发技术及实际移动通信项目开发能力的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数据网络基础、分组光传输网技术、4G移动通信技术、光传输网OTN通信技术、5G移动通信技术、5G无线网络优化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

    就业方向:毕业生就业岗位有工程建设工程师、运营维护工程师、工程设计工程师、工程监理、网络优化工程师等。

     

    管理科学系各专业介绍

    管理科学系创办于20015月,现有电子商务、旅游管理、会计、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物流管理、服装工艺技术7个专业;商务谈判室、电子商务实训室等15个实验室。现有学生657人;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具有硕士学位16人,双师型教师23人。

    管理科学系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兼顾船舶行业需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经过几年艰难探索,形成了明确的就业,思路,走出了一条“以技能服务企业,以实习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新路子。

     

    电子商务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电子商务行业相应岗位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网页设计、网络营销、网站建设与推广、网络服务与管理等能力,胜任各类电子商务网站及生产经营企业电子商务部门工作的复合型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Web界面设计、电子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网站运营、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物流与配送。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在外贸类企业、电子商务类公司从事网络营销、网络品牌宣传、客户服务等工作,也可以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自主创业。

     

    旅游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能力、饭店经营管理能力、导游服务等能力,能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与旅游相关的部门从事服务等岗位工作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导游实务、旅游市场营销与策划、全国导游基础、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涉外导游英语、旅游电子商务、旅游客源国概括、景区经营与管理、旅游咨询实务。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旅行社、导游公司、旅游景区从事旅游线路策划、产品经理、旅游咨询师、导游、旅游景点策划、接待人员、旅游交通管理与服务人员等工作;也可在国内或高星级外资酒店从事客户主任、高级接待人员、领班、主管、市场营销管理人员等工作。

     

    会计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诚信、合作、敬业的职业素质,掌握会计、报税、财务管理、审计等岗位业务,熟悉企业会计核算、纳税申报、财务管理、年报审计等业务处理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操作、成本会计实务、税法、财务管理。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审计、资产评估以及财务管理等工作。就业岗位有出纳员、会计、统计员、审计师、资产评估师、办公室文秘等。

     

    市场营销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精神与职业发展能力,掌握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销售技巧和营销管理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市场调研、服务营销、产品销售实务、渠道开发与管理、卖场经营管理、商务谈判、房地产销售实务、汽车销售实务、广告学、营销策划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在房地产、汽车、快消品、精密仪器、高尔夫球场运营、机场服务和物流等多个行业中从事商品销售、市场调查、品牌管理、营销策划等工作。

     

    酒店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文化基础知识和道德素养及掌握现代酒店管理先进理念、有较深专业知识和较强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个性特征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初中级现代酒店管理人才和高级服务人才。

    核心课程: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与客房服务实务、现代酒店经营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营销、酒店礼仪、酒店服务英语、管理学基础。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星级酒店和专营餐饮企业担任初、中级管理人员及高级服务人员。

     

    物流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物流管理基础理论知识,通晓现代物流技术及国际物流运作的基本操作规程,熟练处理好现代物流与资金流、信息流和商流关系的高素质技能型物流管理人才。

    核心课程:物流基础、采购与供应管理、运输管理、仓储与配送、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报关与报检实务、港口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系统、客户服务与管理、供应链管理。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就业在工商企业、物流企业及物流作业一线的管理岗位,还可从事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中的运输、商检、制单、报关、以及涉外商务代理、货运代理、商务咨询、商务文秘及其他涉外商贸服务工作岗位主管等。

     

    服装工艺技术专业(泳装)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服装产品设计能力、服装板型设计能力、服装工艺设计能力、服装成衣生产技术管理和服装市场营销能力,能从事服装产品设计开发、服装样板制作、服装工艺制作、服装生产管理和营销等岗位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时装画技法、服装设计、服装平面结构设计、服装工艺、服装打板与推板、立体裁剪、服装CAD。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服装设计、商贸经营、生产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服装设计、运营管理、服装打板、产品制作、市场开发等工作。

    师范教育系各专业介绍

    师范教育系前身葫芦岛市师范学校,成立于1997年,2001年与渤海船舶工业学校和葫芦岛广播电视大学合并成立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葫芦岛市师范学校变为学院的师范教育系。师范教育系拥有一批素质高、专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52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25名,讲师16名。

    现开设的专业有初中起点五年制和高中起点三年制两种办学形式,现在校生近600人。开设专业有小学教育(三年)、小学教育(五年)、学前教育(三年)、学前教育(五年)、艺术设计、电信服务与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七个专业,教学设施完备,拥有各种满足教学需要的仪器设备、实习场所

    教学名师:

     

    初等教育普师)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基础教育需求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所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具有大学专科程度的小学教育教学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教师口语、写作、写字、小学数学基础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统计与科研、小学语文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法、舞蹈、美术、音乐、儿童少年生理卫生、现代科技概论、环境科学概论。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小学、培训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

     

    学前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幼儿教育需求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所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具有大学专科程度的幼儿教育教学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儿童文学、写字、教师口语、乐理、声乐、钢琴、舞蹈、边弹边唱与即兴伴奏、美术、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学前教育史、音乐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统计与科研、幼儿园活动设计指导。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幼儿园、培训学校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老年生活护理、老年心理护理、老年疾病照护与康复保健、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和老年产品营销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和管理能力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老年生理卫生、老年心理学基础、老年学基础与政策法规应用、老年人的生活护理、老年人的心理护理、老年护理伦理建设、老年人的活动组织与策划、老年人的膳食与营养配餐、家庭管家服务、康复理疗技术、中医保健推拿与按摩、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老年健身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各级各类养老机构从事高级护理、心理相谈、康复保健、经营管理工作;也可在老年产品生产及营销企业从事老年产品营销和生产管理工作。